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高热或急性感染期:当机体出现高热或急性感染症状时,进行针灸可能会加重身体负担,影响恢复。
2.过度疲劳或饥饿状态:此时进行针灸可能导致身体无法有效应对刺激,可能出现晕针等不良反应。
3.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或正在服用抗凝药物者,针灸可能增加出血风险,因此不适宜进行。
4.局部皮肤感染或损伤:在有皮肤感染或开放性伤口的情况下,不应在受感染区域进行针灸,以免加剧局部感染或引发其他并发症。
5.孕妇特殊时期:特别是在怀孕早期和晚期,因部分穴位可能诱发子宫收缩,应谨慎选择,并咨询专业医师意见。
这些情况以避免在不适合的条件下进行针灸而导致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