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当身体出汗时,会丢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尤其是钾、钠等元素。这些元素对于肌肉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电解质不平衡可能会引发肌肉痉挛和疼痛。
2.出汗后体温下降较快,可能导致肌肉和筋膜的血液循环受阻,进而引起疼痛或不适感。如果运动量较大或姿势不正确,筋膜容易受到过度拉伸或压力,也可能导致炎症和疼痛。
3.孤立的疼痛也可能与个人健康状况有关,例如缺乏锻炼导致肌肉及筋膜的柔韧性不足,或者存在慢性病如纤维肌痛综合征,这些情况都会使筋膜更容易疼痛。
保持水分充足并补充电解质有助于缓解症状。出汗后避免快速降温,适当进行肌肉拉伸可有效减轻不适。适度锻炼增强肌肉和筋膜的弹性与耐受力,有利于减少类似疼痛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