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韶荣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内科
1.术后随访:定期进行胸部CT、PET扫描或MR检查,以监测是否存在肿瘤复发或转移迹象。通常每3-6个月一次,持续2年,然后根据情况延长至每年一次。
2.病理评估:详细分析术后病理结果,包括肿瘤的大小、分化程度及其侵袭性特点,以判断进一步治疗的必要性。
3.基因检测:进行驱动基因(如EGFR、ALK等)检测,以指导后续的靶向治疗选择。
4.辅助治疗:如病理分析显示高风险,可以考虑进行辅助化疗或靶向治疗,即使淋巴结未被清扫。这些治疗可以降低复发风险,提高长期生存率。
5.患者因素:结合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和个人偏好,决定是否进行额外的治疗干预。
术后管理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制定个体化的监测和治疗方案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