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控制体重
肥胖是多种慢性病的诱因,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体重指数大于24属于超重,大于28为肥胖。建议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将体重控制在适当范围。
饮食方面,应减少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食物的摄入,多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以及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胸肉、豆制品等。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车,并结合力量训练以促进脂肪消耗和肌肉增长。
2.控制运动强度和环境
出汗多可能与运动强度过大或环节不合适有关。应选择适合自身耐受力的运动强度,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脱水。
运动时注意保持通风凉爽的环境,尤其是在夏季或湿度较高的条件下。
如果运动后出汗非常明显,需考虑是否存在电解质紊乱,应通过适当补充淡盐水来恢复电解质平衡,而不仅仅是饮用纯水。
3.科学补水
饮水量大可能是由于身体代谢需求增加,但也需要警惕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每天饮水总量通常应控制在2000-3000毫升之间,具体可根据个人体质、活动量以及天气条件调整。
运动过程中每15-20分钟补充150-250毫升水,以少量多次为原则,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引发低钠血症。
4.医学检查和评估
长期大量出汗和饮水还需关注是否存在其他潜在问题,如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未被诊断等。
建议定期监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以及甲状腺功能检测。
若伴有其他症状如疲劳乏力、夜间频繁排尿等,应及时就医。
肥胖需综合管理,不仅依靠运动及饮食,还应结合医学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