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感染。这种病毒可导致慢性肝脏疾病,并最终发展为肝硬化。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约有2亿人是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其中一部分患者会因长期的肝脏损伤而进展为肝硬化。
2.肝硬化是由于肝细胞长期受损害后发生的纤维化和结节形成,导致正常肝组织被破坏,从而影响肝脏功能。大约每年有5-10%的肝硬化患者会出现腹水,这是由于肝功能受损,门静脉压力升高以及白蛋白合成减少所致。
3.腹水是指腹腔内积聚过多的液体,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研究表明,近50%至60%的肝硬化患者在病程中会经历腹水形成,这进一步加重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负担。
对于乙型肝炎患者,防治乙肝病毒复制和减缓肝硬化的进展可有效降低腹水发生的风险。定期监测肝功能、遵循医生指导进行抗病毒治疗,以及避免酒精和其他肝毒性的物质均是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