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核磁共振出现低信号的原因是什么

2025-07-25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病情分析:颈椎核磁共振成像中出现低信号通常意味着组织的水含量低或存在致密结构。这种情况在某些情况下是正常的,而在其他情况下可能提示病理变化。

1.骨骼结构:在T1和T2加权成像中,颈椎骨骼通常表现为低信号,因为骨骼主要由无机盐类组成,水含量低。尤其是在T1加权成像中,骨皮质和骨髓内的脂肪会显示高信号,而富含矿物质的部分则显得较暗。

2.椎间盘退变: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中的水分逐渐减少,胶原和蛋白多糖比例改变,导致T2加权成像中信号减弱。此时的低信号可能提示椎间盘退行性变,即椎间盘脱水。

3.纤维组织增生:炎症、损伤后修复过程中可能出现纤维化,这种组织由于水分含量少,在T2加权成像上也可能呈现低信号。纤维组织密度高,限制了水分子运动,导致信号降低。

4.钙化或金属沉积:钙化物和某些金属沉积会在核磁共振中产生显著低信号,因为这些物质严重影响磁场均匀性,导致明显信号下降。常见的有骨赘或钙化斑块。

5.血流速度快的结构:快速流动的血液在某些条件下也可表现为低信号,这主要与技术参数设置有关,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颈椎核磁共振中出现低信号并不一定代表异常,有必要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以便获得准确诊断。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