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伟民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中医男科
1.神经传导机制:当身体组织受到损伤或刺激时,会激活周围的痛觉感受器,这些感受器将信息通过末梢神经传递至脊髓,再上传到大脑,大脑会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产生疼痛的感觉。
2.化学介质的释放:受损组织常会释放各种化学物质,如前列腺素、组胺和细胞因子等,这些物质能够直接刺激痛觉感受器,或通过增强神经信号的传递,引发或加重疼痛。
3.炎症反应:炎症是机体对抗感染或损伤的防御机制之一。炎症过程中释放的酶和化学物质不仅能帮助修复受损组织,同时也可能引起局部肿胀、红肿热痛等症状,其中疼痛是一个典型表现。
4.心理因素:情绪状态、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也可以影响疼痛感知。压力和情绪变化可能降低痛阈,使个体更易感受到疼痛。
5.慢性疾病:某些慢性疾病如关节炎、糖尿病神经病变以及癌症等,也常伴有持续性或周期性的疼痛。这些疾病可能涉及长期的炎症、神经损伤或其他病理变化。
6.创伤与损伤:直接外力造成的物理损伤,如切割、撞击等,通常会立刻引发疼痛,是最直观的疼痛来源。
了解疼痛的不同来源有助于更好地管理和治疗疼痛。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心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缓解疼痛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