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心理干预:
接受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识别和纠正导致内耗的消极思维模式。
采用正念冥想等方法,有助于增强专注力,缓解过度的自我责备和反复思考。
在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治疗,尤其针对较为严重的情况,如长期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2.行为调整:
制定明确的目标规划,将大任务拆分为小步骤,避免因目标模糊而增加的不安情绪。
培养积极的生活习惯,例如每天规律作息、健康饮食和保持适量运动,这些都有助于稳定心态。
学会管理时间和精力,优先处理重要且紧急的事情,避免过多关注无关紧要的细节。
3.外部支持:
与家人或朋友沟通自己的感受,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能够有效缓解孤立感。
参与团队合作或兴趣小组活动,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减少对内在冲突的执着。
必要情况下结合医药治疗,例如针对明显的情绪障碍,可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抗抑郁药物或抗焦虑药物。
精神内耗并非不可逆转,通过科学的方式进行干预和改变可以逐渐缓解其带来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