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会有微量的尿胆原。其浓度一般小于16μmol/L。但在某些情况下,如剧烈运动或轻微脱水时,尿胆原水平可能暂时升高而不代表病理情况。
2.肝脏问题:尿胆原水平增加可能提示肝脏功能受损,例如肝炎、肝硬化或其他形式的肝病。这是因为肝细胞损伤后影响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
3.溶血性疾病:如果体内红细胞大量破坏,会产生过多的胆红素,从而导致尿胆原水平升高。此类情况可见于溶血性贫血等疾病。
4.胆道阻塞:胆道阻塞通常会降低尿胆原水平,因为胆红素无法正常进入肠道转化为尿胆原。在部分阻塞或间歇性的阻塞时,尿胆原水平也可能异常。
尿胆原水平波动并不总是意味着严重健康问题,但如果持续性的尿胆原+或伴随其他症状如黄疸、疲倦、尿色加深等,应进一步进行医学检查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