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遗传因素:一些人可能天生具有较弱的挑眉肌,这通常与家族遗传有关,导致其在日常表情动作中容易出现疲劳或不适。
2.老化过程:随着年龄增长,肌肉组织和皮肤逐渐失去弹性和张力。研究表明,超过40岁的人群中大约有30%-50%可能会经历面部肌肉包括挑眉肌的功能下降。
3.神经系统疾病: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如贝尔氏麻痹、面神经炎等,会影响面部神经的正常功能,导致挑眉肌无力或麻痹。这类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0.02%。
4.创伤或手术后遗症:脸部受伤或在进行面部外科手术时可能会对挑眉肌造成损伤,进而导致其功能受限。这种情况在接受过面部整形手术的患者中发生率约为5%-10%。
5.过度使用:长期皱眉或其他面部表情过度运动可能导致挑眉肌疲劳或受损。职业模特或演员等需要常年保持丰富表情的人群中更为常见。
挑眉肌病变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关注面部肌肉健康时,应重视遗传背景、生活方式和神经健康等方面,以降低相关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