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停止刺激:拔罐后出现剧痛时,应立即停止进一步的拔罐操作,避免对损伤部位造成二次刺激。如果皮肤表面有明显的破损、红肿或水泡,不要随意触碰或挤压,以免感染。
2.冷敷处理:在拔罐后最初24小时内,如疼痛较为剧烈,可以使用冷敷缓解局部炎症反应。将冰袋包裹在毛巾中,每次敷15-20分钟,每隔1-2小时一次。避免直接接触皮肤,以免冻伤。
3.热敷放松:如果超过24小时后仍感不适,可改用温热敷法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紧张。可以用热水袋或毛巾浸入热水后拧干,敷在疼痛部位,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
4.使用止痛药物:如疼痛难以忍受,可适当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或双氯芬酸钠等,但需严格遵循说明书推荐剂量,长期或频繁用药需咨询医生指导。
5.避免剧烈活动:拔罐后剧痛可能与深层组织损伤有关,此时应尽量避免大幅度的腰部运动或搬抬重物,以减少对损伤部位的压力。
6.观察变化:如果症状持续超过3天没有缓解,或伴随其他异常表现如发热、红肿范围扩大或功能障碍,需尽快前往医院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拔罐过程中可能因负压过大、时间过长或操作不当引起局部软组织损伤。建议在选择拔罐疗法时,确保由专业人员操作,并根据个人身体状况调整拔罐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