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抗病毒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以控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炎症及纤维化。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核苷(酸)类似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
抗病毒治疗的目标是达到持续的病毒学应答,即乙型肝炎病毒DNA水平降至不可检测范围,从而减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发生风险。
2.肝胆结石治疗:
小结石若无症状,可以选择定期观察、超声检查,注意饮食调节。
有症状的胆囊结石可考虑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这是目前广泛应用且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针对胆总管结石,可采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进行取石,同时结合药物溶石治疗以促进小结石排出。
较大或复杂结石可能需要外科手术干预。
3.综合管理:
需定期监测肝功能、肝脏影像学变化及乙型肝炎病毒DNA水平。
调整生活方式,包括戒酒、均衡饮食和适当运动,以改善肝脏健康。
避免使用可能损害肝脏的药物,并遵循医嘱定期复查。
及时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联合适当的结石处理措施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相关并发症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