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感染性因素
急性胃肠炎:最常见,由病毒(如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细菌(如沙门菌、大肠杆菌)或寄生虫(如贾第鞭毛虫)感染导致,通常伴有发热、恶心。
食物中毒:进食被致病菌污染或富含毒素的食物后出现,多在数小时至一天内发作。
肠结核或阿米巴痢疾等慢性感染也可能引起类似症状,但持续时间较长。
2.功能性胃肠道紊乱
肠易激综合征:以间歇性腹痛、腹泻或便秘交替为特征,多与精神压力相关。
功能性消化不良:表现为上腹部不适、嗳气、早饱感,与饮食习惯和心理状态有密切关系。
3.结构性病变
阑尾炎:右下腹剧烈疼痛常伴有呕吐和轻度腹泻,是急诊外科常见病。
胆囊炎或胆石症:右上腹痛可能放射至右肩部,常伴恶心呕吐。
胃肠道梗阻:由各种原因引起肠管内容物通过受阻,症状包括腹胀、呕吐(甚至呈粪样)、停止排气排便。
4.代谢和全身性疾病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因胃肠道症状起病,需与普通胃肠道疾病鉴别。
低钾血症:可能引起腹胀和肠蠕动减弱,严重时伴随肌无力。
5.药物或毒物作用
一些药物(如抗生素、泻药)可引起胃肠道刺激。
接触重金属、有毒植物或化学物质时可能出现类似症状。
6.心理因素
严重应激或焦虑可能诱发一过性胃肠道症状,如腹痛、呕吐或腹泻。
出现上述症状时,应注意症状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及伴随体征,并尽早寻求医疗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