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保持清洁:应用温和的肥皂和水轻柔清洗水泡区域,可以减少感染风险。
2.避免刺破:如果水泡较小且没有疼痛感,最好不要刺破,以防细菌进入。如果水泡较大且影响活动,可以使用消毒过的针头轻轻刺破边缘,让液体流出,但保留表皮作为天然保护层。
3.覆盖保护:使用透气的无菌纱布或创可贴覆盖水泡,保护其免受进一步摩擦和细菌入侵。不建议使用不透气材料,以免加重湿度。
4.预防感染:在更换敷料时,可以使用抗菌软膏涂抹在周围皮肤上。
5.减少摩擦:调整锻炼器材的握法或佩戴合适的手套,以减少继续对该区域的摩擦。
若水泡在几天后未见好转、变得更加疼痛或出现红肿、化脓等感染迹象,建议及时就医。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与合适的运动装备有助于避免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