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乙状结肠癌的治疗方案因病情不同而异。早期(I期)患者如果手术切除彻底,淋巴结未见癌细胞浸润,多数无需化疗,仅需定期随访。中晚期(II期高危、III期及以上)患者通常需要化疗或联合其他辅助治疗以减少复发风险。如果仅依靠药物(如口服靶向药或免疫治疗),其作用可能有限,且适应症通常较为严格。
2.化疗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研究显示,对于III期结肠癌患者,术后标准辅助化疗可将5年生存率提高至60%-70%。而对于II期高危患者,化疗也能减少约30%的复发风险。
3.单纯服用药物可能面临的问题包括以下几点:
常规药物(如部分中成药或保健品)缺乏有效的抗癌机制,不能起到延缓病情发展的作用。
靶向药物和免疫药物在结肠癌中的应用需基于特定基因突变情况(如KRAS、NRAS、BRAF等),并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使用。
不规范治疗可能使复发或转移风险显著增加。
4.药物治疗可能作为特殊情况的选择。例如,某些患者因严重的心脏病、肝肾功能不全等原因无法耐受化疗,这时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药物维持疗效。但这种选择需充分权衡风险与收益。
乙状结肠癌术后治疗的核心目标是预防复发和转移。标准辅助化疗对中晚期患者意义重大。如果因担忧副作用而拒绝化疗,应咨询肿瘤专科医生探讨更适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