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状结肠癌术后感染的病理机制是什么

2025-04-14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病情分析:乙状结肠癌术后感染的病理机制主要与手术创伤、机体免疫状态改变及细菌入侵有关。

1.手术创伤:乙状结肠癌手术通常需要进行部分结肠切除,这会导致肠道物理屏障的破坏。外科手术造成组织损伤,暴露出易被感染的内环境。同时,术中可能出现的出血、异物残留等也为细菌生长提供了温床。

2.机体免疫状态:手术后,机体的应激反应会导致免疫功能暂时下降。术后的疼痛、营养不良、麻醉药物的使用以及术后并发症进一步削弱免疫系统,使得身体更容易受到细菌感染。

3.细菌入侵:肠道内存在大量正常菌群,当肠壁完整性遭到破坏时,这些细菌可能突破粘膜屏障进入腹腔或血液,引起感染。手术过程中,外部环境中的病原体也可能通过开放的伤口侵入体内。

在乙状结肠癌术后,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加强营养支持和适当的免疫调节有助于预防感染。术后监测体温、伤口变化以及其他感染迹象,可以帮助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问题。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