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长期情绪波动会导致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活跃,引起血压升高和心率加快。研究表明,情绪不稳定与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显著相关。
2.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情绪波动会通过激活应激反应引发皮质醇水平升高,削弱免疫细胞的功能,从而使机体更容易感染病毒或细菌。同时,慢性情绪不稳与炎症因子增多有关,可能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
3.对消化系统的影响:情绪不稳定会干扰胃肠道正常功能,表现为胃酸分泌异常、胃肠蠕动紊乱等,有时会引发胃溃疡、肠易激综合征等问题。数据显示,心理压力与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概率呈正相关。
4.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情绪不稳定会扰乱激素分泌平衡,例如胰岛素分泌异常可能导致血糖波动,甲状腺激素分泌失调可能引发甲亢或甲减。
5.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持续的情绪不稳易导致入睡困难、多梦甚至失眠,这种长期的睡眠剥夺会进一步恶化身体健康,例如增加肥胖、糖尿病及抑郁症的风险。
6.对大脑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情绪波动会影响大脑中枢神经活动,可能降低注意力和记忆力,还会增加焦虑症或抑郁症的发生概率。
情绪不稳定不仅损害心理健康,也会通过多种机制显著威胁身体机能,应及时关注并采取调节措施,例如规律作息、适量运动以及必要时寻求医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