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控制午觉时间
午觉建议控制在20-30分钟,最长不超过60分钟。如果时间过长,可能进入深度睡眠阶段,醒后容易产生疲劳感。最佳时间是中午12点到下午2点之间,此时人体生物钟倾向于引发轻微的困倦。
2.营造合适的睡眠环境
(1)光线:减少环境中的强光刺激,通过拉上窗帘或戴眼罩减弱光线,有助于诱导大脑分泌褪黑素。
(2)噪音:避免外界干扰,可以选择安静的空间,或佩戴耳塞屏蔽噪声。
(3)温度: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通常建议20-24摄氏度,这样更符合人体对舒适环境的需求。
3.放松身心
(1)呼吸法:采用腹式呼吸或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息7秒、缓慢呼气8秒),可降低心率,帮助身体放松。
(2)肌肉放松:逐步收紧并放松全身肌肉,从脚趾到头部,能够释放紧张情绪。
(3)冥想或正念:通过专注于当下,排除杂念,帮助快速进入睡眠状态。
4.避免影响睡眠的行为
(1)饮食:午餐避免过量进食高脂肪、高糖分或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浓茶等。
(2)运动:午觉前避免剧烈运动,因为体温升高会延迟入睡。可以选择散步等轻度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5.合理利用工具或技巧
(1)白噪音:播放白噪音或轻音乐,可以掩盖环境中的细微噪声,创造有利于入睡的氛围。
(2)睡姿:选择仰卧或侧卧等舒适的姿势,不建议趴着睡,以免压迫腹部或损伤颈椎。
良好的午觉习惯不仅能恢复精力,还能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避免贪睡或睡前受外界干扰,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