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病因:
直肠癌:通常由遗传因素、不健康饮食(如高脂肪低纤维饮食)、慢性炎症性肠病,以及吸烟和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引起。
痔疮:主要由于肛门周围静脉压力增大导致,常见于久坐、长时间站立、便秘或慢性腹泻的人群。
2.症状:
直肠癌: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大便习惯改变、便血、腹痛、体重下降及贫血等症状。
痔疮:典型症状包括便血、肛门疼痛、瘙痒及肿物脱出,通常不伴有明显全身症状。
3.诊断:
直肠癌:需要通过肛门指检、直肠镜检查、结肠镜及影像学检查(如CT、MRI)进行确诊,并需活检以确定癌变性质。
痔疮:主要依靠直肠指检和肛门镜检查即可诊断。
4.治疗:
直肠癌:根据病期不同,采取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疗或多种方法联合治疗。
痔疮:轻度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及坐浴等保守治疗,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痔疮切除术。
尽管直肠癌和痔疮在某些症状上可能有相似之处,但二者性质截然不同,及时准确的诊断可以有效避免延误治疗。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具体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