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熊脱氧胆酸:是目前临床上使用较为广泛的药物。它通过减少肝脏对胆固醇的分泌及增加胆汁酸的分泌来逐步溶解胆结石。对于小于15毫米的胆固醇结石较为有效,成功率可达30%至50%。通常需要持续服用6个月到2年不等。
2.鹅脱氧胆酸:这种药物与熊脱氧胆酸类似,也用于溶解胆固醇结石,但其效果可能略逊于熊脱氧胆酸。
这些药物治疗主要适合于非钙化的纯胆固醇性胆结石,如果结石已钙化或患者有其他严重并发症,则药物效果有限。长期使用溶石药物可能会导致一些副作用,如腹泻、肝功能异常等,需要定期监测。
在使用药物的同时,还应注意饮食管理,避免过多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减少新结石的形成。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复发风险较高的患者,手术仍然是根治性治疗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