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立即给予身体接触
将宝宝抱在怀里,轻轻拍背或抚摸身体,能传递安全感并稳定情绪。这种身体接触会刺激宝宝的感觉神经,促使其逐渐放松。
2.使用柔和的语言安慰
用平稳、低沉而轻柔的语调与宝宝说话,例如重复简单的词句:“没关系,妈妈在呢”。语音的节律和熟悉感可以给宝宝带来心理上的安抚。
3.提供熟悉的环境或物品
带宝宝回到熟悉的地方,比如家中的房间,也可用他熟悉的玩具或毛毯增加安全感。熟悉的环境有助于消除陌生情境带来的不安。
4.观察宝宝的反应和表现
注意宝宝的表情、哭声以及肢体动作。如果情绪无法缓解,可能需要更多时间,而非强行要求其停止哭泣。
5.尝试分散注意力
利用色彩鲜艳或者发出声音的玩具吸引宝宝注意,可以转移其对惊吓事件的聚焦,帮助慢慢忘记刚刚发生的不愉快经历。
6.避免过度的干预
对于短暂性的惊吓,不需要采用过于复杂的方式,应耐心等待宝宝自行调整。过多的外界干预反而可能增加紧张感。
如果宝宝频繁受到惊吓,或在安抚后仍有持续不安的表现,例如夜间惊醒、食欲下降等,建议咨询儿科医生以排查是否存在其他健康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