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识别新生儿母乳性黄疸

2025-06-08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病情分析: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通常无害,但需正确识别以排除其他潜在问题。它主要由于母乳中某些成分影响胆红素代谢所致。

1.发病时间:母乳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4-7天开始显现,并可能持续数周。与之相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现,1-2周内消退。

2.临床表现:黄疸的主要症状是皮肤和巩膜(眼白)发黄。母乳性黄疸的黄疸水平较轻至中度,不会引起明显的不适。

3.诊断方法:

血清胆红素水平检查:通过检测血清中的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水平来评估黄疸严重程度。

喂养史审查:详细了解母乳喂养情况。如果停止母乳喂养1-3天后黄疸减轻,再次喂养后黄疸再现,则支持母乳性黄疸的诊断。

4.鉴别诊断: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黄疸的病理原因,如溶血性疾病、感染等。

5.治疗和管理:多数情况下无需特殊治疗,只需继续观察宝宝的健康状况。如果胆红素水平过高,可考虑暂时停止母乳喂养,并补充配方奶。在必要时进行光疗。

母乳性黄疸通常是良性的,大多数新生儿能自行缓解,但监测婴儿的黄疸程度和整体健康状况非常重要,以确保无其他潜在健康问题。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