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固定:新鲜的结肠癌组织标本首先需要放入10%的中性缓冲甲醛溶液中固定。这一过程通常持续24至48小时,确保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保持稳定,以便进行后续分析。
2.取材:在固定完成后,病理学家会对标本进行初步检查。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和肉眼可见特征,选择适当的部位进行采样。通常需要包括肿瘤的侵润深度、与周围正常组织的界限以及可能受累的淋巴结。
3.脱水:取材后的组织块需要经过逐步增加浓度的乙醇系列进行脱水,以去除组织中的水分,这一步为后续的石蜡包埋做好准备。
4.包埋:将脱水后的组织块浸入熔化的石蜡中,冷却后形成固体块。这步骤使得组织易于切片,并在切片过程中保护其结构。
5.切片:使用显微镜切片机(微切刀)将包埋好的石蜡块切成微米级厚度的薄片,通常为4-5微米。切片后会粘附在载玻片上进行进一步处理。
6.染色:最常用的染色方法为苏木精-伊红染色。此法能够清晰展示组织的基本结构和细胞形态,帮助识别癌组织的形态学特征。根据需要还可以进行其他特殊染色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更详细地分析癌细胞的特性。
正确处理结肠癌病理标本对于病理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极为重要。各个步骤都需精确操作,以确保病理结果的准确和可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