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痔疮:这是引起大便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之一。通常表现为排便时出血,血液呈鲜红色,且不与粪便混合。内痔较为常见,但当其脱垂或外痔出现时,可能伴随局部不适或疼痛。
2.肛裂:直肠或肛门裂口会导致排便时剧烈疼痛及少量鲜红色出血。疼痛常在排便后持续一段时间,有时也会引起类似腰痛的不适感。
3.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这些疾病可以导致肠道的慢性炎症,从而出现腹痛、腹泻、大便带血等症状。腰痛可能由于肠道周围的炎症或相关关节问题所致。
4.结直肠癌:尽管较为少见,但如果同时存在体重减轻、食欲下降或持续性腹部不适等症状,应警惕结直肠癌的可能性。早期筛查和诊断对于治疗结果至关重要。
5.下消化道感染或息肉:某些感染性疾病或肠道息肉也可引发出血及腹部不适,需通过进一步检查来确认。
若大便持续带血或者腰痛加重,应尽快就医。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如结肠镜检查,可帮助明确诊断及指导治疗。在生活中注意饮食调节,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有助于预防和缓解部分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