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原因评估
漏尿可能是由于导流管位置不当、堵塞、损伤或患者局部解剖异常引起。及时进行影像学检查(如B超或CT)判断漏尿来源。
如果导流管堵塞或受压,可重新调整或更换导流管以恢复正常引流。如果导流管脱落,应尽快重新置入。
2.感染预防
漏尿可能会导致尿液外溢到皮肤或手术切口,增加感染风险。使用无菌敷料及时清理漏出的尿液,更换敷料时确保无菌操作。
根据临床表现及化验结果,如有感染迹象,需根据尿液培养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3.维持引流通畅
确保导流管未被扭曲、折叠或堵塞。可以通过冲洗导流管的方法疏通,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操作。
若漏尿量较大且长期存在,可以考虑增加辅助引流装置,例如膀胱造瘘或另行置入输尿管支架,以减轻压力。
4.观察与随访
密切监测患者的尿量、颜色以及是否出现尿中血性或混浊现象。必要时反复做尿常规及尿培养检查。
若导流管相关问题已经解决但漏尿持续存在,应进一步评估是否存在组织修复不全或瘘道形成,并考虑手术修补等治疗。
术后导流管漏尿在早期发现和规范处理后,大多数患者可以顺利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