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乳腺浸润导管癌的分期

2025-04-29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病情分析:乳腺浸润导管癌的分期按照肿瘤TNM分期系统进行评估,主要从肿瘤大小、区域淋巴结受累程度以及远处转移情况三个方面入手。此分期方法帮助医生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扩散范围,从而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1.肿瘤大小

T0:未发现原发肿瘤。

Tis:原位癌,不存在基底膜侵袭,包括导管原位癌/小叶原位癌等。

T1:肿瘤最大的直径≤2厘米,可进一步细分为T1mi(≤1毫米)、T1a(>1毫米且≤5毫米)、T1b(>5毫米且≤10毫米)、T1c(>10毫米且≤20毫米)。

T2:肿瘤最大直径>2厘米且≤5厘米。

T3:肿瘤最大直径>5厘米。

T4:肿瘤已侵犯胸壁或皮肤,包括溃疡形成、卫星结节或炎性乳癌特征。

2.区域淋巴结受累程度

N0:没有区域淋巴结转移。

N1:受累的腋窝淋巴结可活动,且无固定或融合。

N2:腋窝淋巴结转移,但已经黏连或固定到其他结构上;或有锁骨下淋巴结转移但不延伸至锁骨上。

N3: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或同时有内乳淋巴结和腋窝淋巴结转移。

3.远处转移情况

M0:无远处转移证据。

M1:已发现远处转移,如骨骼、肺部、肝脏或脑部等部位。

根据以上TNM指标,可以将乳腺浸润导管癌划分为0-Ⅳ期:

0期为原位癌;

I期通常指小肿瘤(T1)且无淋巴结受累(N0);

II期肿瘤较大,或伴有少量淋巴结受累;

III期肿瘤扩展至邻近组织及多个淋巴结;

IV期为有远处转移的癌症。

精准的分期需结合影像学检查、病理结果和手术评估的综合判断。注意乳腺浸润导管癌分期影响预后评估及治疗决策,通过定期筛查可辅助早期发现并干预。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