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的化生到癌症需要经过哪些阶段

2025-05-06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病情分析:肠道从化生到癌症通常需要经历一系列病理学上的阶段,包括正常组织的改变、腺瘤形成及最终向癌变的进展。这是一个逐步积累基因突变和细胞异常的过程,称为“腺瘤-癌变序列”。

1.正常黏膜到化生:在某些刺激因素影响下,如慢性炎症、幽门螺杆菌感染或长期不良饮食习惯,正常肠道上皮细胞可能发生鳞状化生或腺体化生。此时细胞结构和功能会发生轻微改变,但仍保持基本的有序性。

2.化生到不典型增生:随着刺激的持续,化生部位的细胞可能出现不典型增生,也称异型增生。这是指细胞核大小、形态不规则,增殖活跃,开始表现出一定的非正常特征,但尚未突破基底膜,属于早期病变。

3.不典型增生到腺瘤:不典型增生进一步发展可能形成腺瘤。在这一阶段,细胞分化异常更加明显,且增殖性更强。腺瘤可分为低级别和高级别,后者癌变风险显著增加。

4.腺瘤到原位癌:腺瘤细胞继续恶化,演变为原位癌。此时癌细胞已具备典型癌细胞特征,但仍局限于黏膜层内,没有侵入周围组织或转移。

5.原位癌到浸润性癌:当癌细胞突破黏膜层,进一步侵入肠壁深层,甚至进入血管或淋巴系统时,就转变为浸润性癌,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肠癌。

上述过程中,每一步的发展都可能受到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比如常见的致癌基因突变包括APC、KRAS和p53等,其积累会推动病变的加剧。

定期筛查和消除危险因素是预防肠道癌变的重要手段。例如,高纤维低脂肪饮食、戒烟限酒、控制体重、有规律的运动等都有助于降低患癌风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