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重度胆红素脑病

2025-05-11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病情分析:重度胆红素脑病是一种由高水平未结合胆红素在大脑中积累导致的神经系统损害,常见于新生儿。若不及时治疗,可能造成永久性脑损伤。

1.胆红素是红细胞破坏时释放的一种代谢产物。正常情况下,肝脏将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结合胆红素,然后通过胆汁排出体外。新生儿肝脏尚未成熟,特别是在早产儿中,处理胆红素的能力有限。未结合胆红素水平过高会穿过血脑屏障,对大脑产生毒性作用,这就是重度胆红素脑病发生的机制。

2.统计显示,约60%的足月新生儿和80%的早产儿在出生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但只有极少数发展为重度胆红素脑病。风险因素包括早产、母乳喂养不良、血型不合及遗传性溶血性疾病等。

3.临床上,重度胆红素脑病表现为嗜睡、肌张力异常、反射减弱、抽搐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听觉障碍、智力低下和运动功能障碍。需要通过测量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来诊断,并结合临床症状进行评估。

4.治疗方法包括蓝光疗法和换血疗法。蓝光疗法通过特定波长的光照射皮肤,帮助胆红素分解为水溶性的产物,从而加速其排泄。换血疗法则适用于严重病例,通过更换部分血液迅速降低胆红素浓度。

重度胆红素脑病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早期识别和干预至关重要。家长和医护人员需密切关注新生儿黄疸情况,及时就医以避免潜在的神经系统损害。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