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崇峰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补充血容量:
补充血容量主要通过输入晶体溶液(如生理盐水、乳酸林格氏液)或胶体溶液(如羟乙基淀粉、白蛋白)来实现。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处理因失血、脱水或休克等原因导致的血容量不足。
目标是维持循环系统的稳定,确保组织和器官获得足够的灌注。
2.补血:
补血通常涉及输血,特别是输注红细胞悬液,以增加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
这是为了提高血液中的氧携带能力,适用于贫血、血红蛋白低下或失血过多等情况。
补血的目的是矫正红细胞或血红蛋白的缺乏,从而改善机体的供氧状态。
补充血容量和补血具有不同的目的和机制,两者不能混为一谈。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