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定义差异:慢性肾脏病是指肾脏损伤或肾功能下降超过三个月,这种损伤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和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癌症则是细胞出现突变后,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形成肿瘤或血液中的异常增殖。
2.发病机制:慢性肾脏病涉及肾小球、肾小管以及周围组织的慢性损伤,导致肾脏无法有效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液体。癌症的发病机制与基因突变有关,这些突变使细胞持续分裂和生长,并可能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分。
3.症状表现:慢性肾脏病的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疾病进展,会出现疲倦、食欲减退、水肿和高血压等症状。不同类型的癌症有着各自特定的症状,可能包括肿块出现、意外出血、持久性咳嗽和体重减轻等。
4.诊断方法:慢性肾脏病通常通过血液检验(测量肌酐水平以评估肾小球滤过率)和尿液检验(检测蛋白尿和血尿)进行诊断。癌症的诊断通常需要影像学检查(如CT、MRI)、组织活检和实验室测试来确定肿瘤类型和分期。
慢性肾脏病和癌症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疾病,各自具有独特的病因、症状和诊断方法。及早识别其风险因素和症状对及时治疗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