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圆孔未闭与室间隔缺损的区别

2025-07-06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病情分析:卵圆孔未闭和室间隔缺损都是常见的心脏结构异常,但它们有明显的区别,主要在于发生位置、病理机制以及临床表现。

1.位置:

卵圆孔未闭:发生在心房之间,是胎儿时期正常存在的开口,在出生后通常会关闭。如果未完全关闭,则称为卵圆孔未闭。

室间隔缺损:发生在心室之间,即左心室和右心室之间的隔膜有缺损。

2.病理机制:

卵圆孔未闭:在胎儿时期,卵圆孔是血液从右心房直接流向左心房的通道,以避免肺循环。出生后,随着肺功能的开始,卵圆孔应自然关闭。如果未关闭,会导致部分血液由右心房流向左心房。

室间隔缺损:缺损部位使得左心室和右心室之间可以直接相连,从而引起血液由高压的左心室流向低压的右心室,导致肺动脉增压和心脏负担增加。

3.临床表现:

卵圆孔未闭:多数情况下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在剧烈活动或咳嗽时可能出现短暂性缺氧和呼吸困难,偶尔可引起卒中风险。

室间隔缺损:若缺损较大,可引起生长发育迟缓、呼吸困难、反复肺部感染等症状,听诊时可闻及杂音。长期存在的缺损可导致肺动脉高压和心力衰竭。

4.检查与诊断:

卵圆孔未闭:常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或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进行诊断。对小婴儿则多为临床观察。

室间隔缺损:通过超声心动图容易发现,一般在新生儿期或幼儿时期即可确诊,必要时进行心导管检查以确定具体情况。

5.治疗原则:

卵圆孔未闭:多不需特殊处理,仅在有明确症状或潜在并发症时考虑介入封堵术。

室间隔缺损:根据缺损大小和症状决定,轻度者可自行愈合,重度者需手术修补以防止并发症。

卵圆孔未闭和室间隔缺损在解剖学位置、病理机制和临床处理等方面有显著差异,需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策略和观察措施。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