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动脉粥样硬化:这是一种血管内壁脂质沉积导致的疾病,即使在血压正常的情况下,长期的动脉粥样硬化仍然可能引发心肌梗死。当斑块破裂时,会形成血栓,从而阻塞冠状动脉,引发心梗。
2.心理和生理压力:情绪激动、精神紧张或者剧烈体力活动都可能诱发心肌梗死。虽然血压可能一时正常,但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的释放会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进而诱发心梗。
3.遗传因素:家族史中有早期心血管疾病的人,即使血压正常,也可能由于遗传的易感性而更容易发生心肌梗死。
4.代谢综合征:即使不伴随高血压,其他代谢问题如糖尿病、高胆固醇等仍可显著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几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至4倍。
5.吸烟和过度饮酒:这些不良生活习惯会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
6.年龄和性别:随着年龄增长,心肌梗死的风险会增加。同时,男性在中年时发生心梗的风险通常高于女性,直至女性进入绝经期后风险逐渐接近男性。
7.未被诊断的高血压或间歇性高血压:某些人可能在平静状态下血压正常,但在某些特定时刻会出现短暂的高血压,这种情况同样可能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
任何时候,即便血压正常,生活方式管理和定期健康检查都是预防心肌梗死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