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缝合的十种方法

2024-11-17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病情分析:外科缝合是恢复组织连续性和促进愈合的重要技术。以下列出十种常见的外科缝合方法:

1.简单间断缝合:这种方法使用单个独立的缝线,每次穿刺和结扎一个结,适用于浅表伤口,便于调整每个结的紧度。

2.连续缝合:采用一根长线连续缝合多个针脚,只需结扎开头和结尾两个结,适用于长而直的切口,但如果某处感染或缝线断裂,可能导致整个缝合失效。

3.垂直褥式缝合:也称“远近缝合”,通过在皮肤表面上方和下方进行交替缝合,有助于避免伤口边缘的张力,减少瘢痕形成。

4.水平褥式缝合:通过在伤口两侧平行穿过多层组织,对伤口边缘提供均匀压力和支持,适用于皮肤厚度不均的部位。

5.皮内缝合:将缝线置于真皮层内,不穿透皮肤表面,适用于美容效果要求高的部位,如面部手术,减少可见瘢痕。

6.埋藏缝合:将缝线完全置于皮下,通过吸收性缝线自然降解,无需拆线,适用于深层组织修复。

7.悬吊缝合:通过缝线悬吊起组织或器官,防止其移位或脱落,常用于眼科和整形外科手术。

8.倒刺缝合:使用带有倒刺的缝线,在穿刺后无需打结即可固定,减少缝合时间,适用于软组织修复。

9.张力减缓缝合:将主要张力转移至深层组织,减轻皮肤表面的拉力,有助于避免伤口撕裂,常用于大面积伤口。

10.拉链式缝合:在伤口两侧安装特制的拉链状装置,通过拉链来闭合伤口,方便调节紧度,并且拆除方便。

外科缝合方法多样,应根据具体手术需求和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缝合技术,以确保最佳的愈合效果和最小的瘢痕产生。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