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来源不同:
桂枝:桂枝是樟科植物肉桂的嫩枝或小枝。通常采收时间为春季和秋季。
肉桂:肉桂则是同一种植物的树皮部分。这种树皮经过剥取、干燥等加工步骤才成为常用的药材。
2.主要成分有所差异:
桂枝:含有挥发油、桂皮醛、丁香酚等成分,其药理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血液循环和解表散寒。
肉桂:含有更多的挥发油和桂皮醛,此外还有一些多酚类物质。肉桂的主要药理作用包括温里散寒、补火助阳和止痛。
3.药理作用与应用不同:
桂枝: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关节疼痛等症状,常用于配伍以增强祛风散寒的效果。例如,桂枝汤就是一经典方剂,用于治疗外感风寒。
肉桂:更多用于内科病症,如脾胃虚寒、肾阳不足等。肉桂能够温补脾肾,适用于手脚冰凉、腹痛等寒性症状。肉桂还可用于调味品和保健品中,因为其香味浓郁且具有一定的抗菌效果。
4.用量和安全性:
桂枝:一般成人每日用量为3-9克,儿童应酌情减量。过量可能引起头晕、口干等不良反应。
肉桂:成人每日用量为1-6克,过量可能导致口腔炎、皮肤炎症等问题。长期大量使用需谨慎,特别是对高血压患者及孕妇。
综合来说,桂枝和肉桂虽然同源,但在药用部位、成分、作用和安全性方面均有所不同。在临床用药时,根据具体病情和个人体质选择合适的药材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