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针灸的作用机制:针灸通过刺激皮肤下的穴位,能够促进内啡肽等镇痛物质的分泌,同时调节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平衡,从而减少疼痛信号的传递。通过改善局部微循环,可降低炎症反应,从根本上缓解部分病因。
2.临床研究支持:多项研究显示,针灸对慢性颈椎痛患者有效率超过70%。一项涵盖约500名患者的临床试验发现,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针灸组的疼痛评分下降幅度更为显著。
3.适用人群:针灸对肌肉劳损、长时间姿势不良引起的颈椎痛效果较好,但对于因严重椎间盘突出或骨质增生导致的结构性问题,效果可能有限。
4.安全性问题:针灸总体上是安全的,但需确保由专业医师操作,以避免感染或误刺重要部位。禁忌症包括出血倾向明显者、孕妇某些特殊穴位等。
针灸可作为缓解颈椎痛的辅助手段,但其效果因个人体质和病因不同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