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通常与颈椎椎间盘退变、椎间盘突出及骨质增生导致的脊髓压迫有关。这种退行性改变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上,且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加。
2.早期阶段,尽管存在颈椎退变或轻微脊髓压迫,但由于人体具备一定的代偿能力,可能并不会立刻出现明显症状。这一隐匿期的持续时间可长达几年甚至更久。
3.当脊髓受压逐渐加重,或者受到外伤、劳累等诱因时,可能会出现症状,例如四肢麻木、行走不稳、肌肉力量减弱,以及大小便功能障碍等。不同个体的进展速度和表现形式存在差异。
4.某些危险因素,如颈椎过度活动、长期姿势不良或反复颈部创伤等,可能会加速疾病的发展,使症状提早显现。
脊髓型颈椎病一旦出现症状,预示着脊髓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应尽早就医明确诊断和治疗,以防止进一步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