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气虚通常表现为全身乏力,容易疲倦,少气懒言,声音低沉,食欲不振,以及面色苍白等。其形成原因常与长期劳累、营养不良、慢性疾病或情志因素有关。气虚主要涉及脾肺功能失调,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若脾气虚弱,则影响身体能量供应;肺主气,是全身之气的来源之一,若肺气不足,则易导致呼吸系统问题。
1.患者常感到精神不振,每日活动后尤其明显。
2.有时伴有心悸、出汗等症状,这是因为气虚不能充盈心脉。
3.消化功能减退,如食欲不振、便溏。
4.在感冒或其他外感病中更易受侵袭,因为卫气不足,防御能力较差。
肾虚则主要表现为腰膝酸软、耳鸣、头晕目眩、记忆力减退,以及夜尿频多等。肾虚可以分为肾阳虚和肾阴虚两种:肾阳虚常表现为畏寒怕冷,四肢冰凉,而肾阴虚常见五心烦热,盗汗,口干咽燥。肾虚的成因一般与先天不足、房劳过度、久病伤肾或年龄增长有关。
1.腰膝酸软是肾虚的典型症状,由于肾主骨生髓。
2.肾阳虚患者常感到畏寒肢冷,特别是在冬季。
3.肾阴虚患者则会有潮热盗汗,并伴有口干舌燥。
4.可能出现男性性功能减退或女性经期紊乱,这与肾主生殖有关。
气虚和肾虚在症状、病因和治疗上存在显著差异。了解各自特点有助于针对性地采取调理措施。在治疗中,中医常通过补气药物或补肾药物进行调理,同时配合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