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屈光度的调整。近视患者的眼球通常较长,导致光线进入眼睛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需要凹透镜(负屈光度)来将焦点移回到视网膜上,使得远处物体变得清晰。在佩戴合适的眼镜后,光线能够准确聚焦于视网膜上,从而改善远视力。
2.镜片的放大或缩小效果。眼镜片不仅调整了光的焦点,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放大或缩小视觉物体的效果。对于近视镜片,由于其凹形设计,佩戴者可能会感到远处物体被缩小了。而对于远视镜片,则有放大效果。这种视觉变化可能需要时间适应。
3.视野的改变。戴眼镜后,尤其是高度数的镜片,会导致周围景物的边缘产生畸变现象,可能使得佩戴者感觉视线范围有所改变。这种情况在初次配戴眼镜或更换新度数时尤为明显。
4.视觉习惯的调整。当眼睛长期适应某一种视力状态后,突然使用矫正镜片可能引起短期的不适应,包括视远模糊或头晕等症状。这些通常会在几天内随着视觉系统的适应而逐渐消失。
眼镜对视线的影响主要通过屈光度调整、镜片效果、视野变化和视觉习惯的调整来实现。适应这种变化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如出现长期不适,应咨询专业眼科医生进行检查与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