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梗阻性心肌病:
发生率:此类心肌病较为常见,特别是在肥厚性心肌病患者中,大约70%至80%的患者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流出道梗阻。
病因:常由心室壁增厚引起,尤其是左心室流出道的狭窄。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是最典型的形式。
症状:可能包括胸痛、晕厥、心悸及气短,严重者可能发展为心力衰竭或猝死。
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拮抗剂,以及必要时的手术干预,比如经皮酒精消融或外科肌切除。
2.非梗阻性心肌病:
发生率:与梗阻性心肌病相比相对少见,但仍然是心肌病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病因:通常无明显的心室流出道狭窄,可能与其他心肌病变有关,如扩张型或限制型心肌病。
症状:可包括疲劳、气短、运动耐力下降等,但通常不伴随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
治疗:主要依赖于基础心肌病类型的管理,一般以药物治疗为主,比如利尿剂、抗凝剂和ACE抑制剂。
不同类型的心肌病均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定期监测和随访对于病情管理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