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药物治疗:
利尿剂:通过减少体液过多,降低心脏负担。
β-受体阻滞剂:降低心率和血压,改善心脏效率。
钙通道阻滞剂:放松血管,降低血压,增加心肌供氧。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降低心脏后负荷,改善心脏功能。
2.生活方式改变:
饮食调整:减少盐分摄入以控制血压和水肿。
适度锻炼:增强心肺耐力,但应遵循医嘱避免过度运动。
戒烟限酒:帮助改善整体心血管健康。
3.监测和随访:
定期心脏检查:包括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等,以评估心脏功能变化。
监测血压、心率及其他相关指标。
4.处理诱发因素:
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等可加重心肌缺血的基础疾病。
5.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干预,如冠状动脉造影术以及必要时的心脏手术,以解除严重的血流阻塞问题。
治疗方案应根据具体病情由专业医生制定,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及时调整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