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横隔膜痉挛
横隔膜是负责呼吸的重要肌肉,其在剧烈运动中可能因过度使用或供氧不足而痉挛,引起腹部疼痛。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岔气”,多发生在侧腹部靠近肋骨的位置。研究发现,约有30%-70%的运动参与者可能经历过类似情况。
2.胃肠道充血或震荡
跑步时,血液更多地分配到骨骼肌,以满足运动需求,从而减少了内脏器官的血流供应,尤其是胃肠道。跑步引发的上下震动也会导致胃部内容物移动,刺激胃壁并引发痉挛性疼痛。如果运动前进食过多或饮用了大量液体,这种反应更明显。
3.呼吸节奏不当
不规律的呼吸可能导致腹腔内压力变化异常,从而进一步影响横膈膜的活动能力。如果呼吸与跑步节奏没有同步,身体可能难以适应高强度的氧气需求,导致疼痛加剧。
4.核心肌群疲劳
核心肌肉(包括腹直肌和腹斜肌)帮助稳定躯干,特别是在跑步这种全身运动中。如果核心肌群较弱或长时间维持紧张状态,容易出现疲劳,进而引发肌肉酸痛甚至抽筋,表现为腹部疼痛。
5.生理性因素
女性可能会因为月经周期相关的子宫肌肉收缩而感受到额外的腹痛。有些人还可能因患有胃肠疾病、疝气或其他潜在健康问题,而在跑步后更易出现腹痛症状。
为了缓解或预防跑步后的腹痛,应注意以下几点:避免饭后1-2小时内进行剧烈运动;跑步前做好热身运动;调整呼吸节奏,使其与步伐同步;逐步提高跑步强度,不建议突然加速或跑长距离。如果疼痛频繁且严重,建议及时寻求医疗意见以排查潜在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