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腺体肠上皮化生通常与长期炎症刺激有关,比如慢性胃炎或幽门螺杆菌感染。数据显示,大约20%-40%的慢性胃炎患者可能出现肠上皮化生。首先需要管理和消除这些潜在诱因。
2.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一个显著的风险因素。研究表明,通过根除幽门螺杆菌,部分患者的肠上皮化生病变可以得到缓解和逆转。抗生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的治疗方案常用于此目的,成功率可达到80%-90%。
3.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也对该病变的控制有重要作用。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减少盐分和腌制食品的食用,同时戒烟戒酒,有助于减缓病情进展。
4.定期胃镜检查对于监测腺体肠上皮化生的发展非常重要。每年一次的内窥镜检查可帮助及时发现任何病变的恶化,从而实施进一步的干预措施。
5.在某些病例中,如果病变存在癌前病变倾向,医生可能会建议采取更积极的干预措施,如内镜下切除术。
腺体肠上皮化生在早期是有可能逆转的,但必须依靠早期诊断和合理的治疗及生活方式干预。保持定期的医学随访对于监测病情变化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