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饮食调理
避免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生冷食品容易损伤脾胃的运化能力,而过于辛辣会引起消化不良或胃黏膜损伤。
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粥类、面条、炖煮软烂的食材,减轻消化负担。
少量多餐,每餐进食适量,避免暴饮暴食,保持合理的饮食节奏,有助于脾胃能量的平稳分配。
2.生活习惯调整
保持规律作息,晚上尽量在11点前入睡。长期熬夜会导致脾胃负担加重,影响正常的消化和吸收功能。
避免用餐时情绪波动明显,例如焦虑、生气等状态可能抑制胃肠道分泌消化液,影响消化过程。
坚持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增强全身代谢,同时也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
3.药物及中医调养
消化不良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助消化药物,例如酶制剂或促胃动力药。
中医疗法可采用针对性调理,例如健脾益气的中草药方剂,如四君子汤,但需根据体质辨证选用。
按摩足三里等穴位,有助于增强脾胃功能,可每日进行3-5分钟的按压。
4.定期检查与疾病排查
如果持续存在胃胀、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排除消化系统器质性疾病,例如胃炎、胃溃疡或功能性消化不良。
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包括胃肠超声、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等,有助于发现潜在问题并早期干预。
养护脾胃需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开始,合理饮食、规律作息、必要时寻求科学干预,能够有效缓解相关症状并逐步恢复胃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