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心电图监测:首先应进行专业的心电图检查,以确定心律失常的类型和严重性。心电图能够记录心脏的电活动,是心律失常诊断的基本工具。
2.药物治疗:对于某些类型的心律失常,药物可以有效控制。常用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等,这些药物通过影响心脏的电传导系统来维持正常心律。
3.电击复律或药物复律:对急性发作且症状严重的心房颤动等类型,可以通过短暂的电击复律或特定药物使心律恢复正常。这种方法通常在医院进行,并需要密切监测。
4.导管消融术:对于不能通过药物控制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导管消融是一种有效的介入手段。通过导管将异常的电传导路径消除,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
5.植入式设备:心脏起搏器或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可用于那些因心律失常而有生命危险的患者。这些设备能实时监测并调整心脏节律。
心律失常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甲状腺疾病、过度饮酒或应激等情况。如出现心脏跳动异样,应及时就医,以便获得准确诊断和适当治疗。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适度运动和均衡饮食,有助于减少心律失常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