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乙肝病毒感染者通常分为两种类型:急性乙肝和慢性乙肝。急性乙肝在大多数情况下可自动清除病毒,仅极少数进展为肝衰竭。如果能自行清除病毒,患者的健康与寿命不会受到影响。
2.慢性乙肝感染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研究显示,约20%-30%的慢性乙肝患者可能在未接受有效治疗的情况下,经过20-30年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这类严重并发症是影响寿命的重要因素。
3.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如果慢性乙肝患者遵循定期随访计划,使用抗病毒药物控制病毒复制,阻止病情进展,可将肝硬化及肝癌的风险降低50%-80%。现代医学技术使得许多患者达到了长期带毒但肝功能正常的状态。
4.吸烟、酗酒、高脂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会进一步加重肝脏负担,显著缩短乙肝患者的寿命。相反,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均衡饮食,可以延缓疾病进程,改善预后。
5.早诊早治对寿命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对于高危人群,建议每6个月进行肝脏超声检查和甲胎蛋白检测,以便早期发现潜在的肝癌。
乙肝并非直接决定寿命长短的唯一因素。良好的疾病管理和健康生活方式可以显著改善乙肝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延长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