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恶性肿瘤的侵袭特性
胰腺癌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恶性肿瘤,约85%-90%的病例为胰腺导管腺癌。其生物学特点包括快速生长、局部侵润和早期转移。肿瘤细胞可以突破胰腺组织屏障,直接侵入周围的淋巴管,在淋巴液的流动作用下转移至胰腺周围区域的淋巴结。
2.解剖位置决定转移路径
胰腺解剖结构复杂,其周围分布有多个重要淋巴引流区域,包括胰头部淋巴结、胰体尾周围的腹腔淋巴结和远端的肠系膜上动脉旁淋巴结等。在胰腺恶性肿瘤的扩散中,淋巴系统与血液循环共同构成了主要的转移途径,胰头肿瘤更易向胰十二指肠周围淋巴结转移,而胰体尾部肿瘤则更易波及腹腔内更远处的淋巴结。
3.肿瘤微环境和免疫逃逸
癌细胞能够通过调节自身表面分子表达(如黏附分子和基质降解酶),破坏淋巴管壁并顺利进入淋巴系统。同时,癌细胞可以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例如抑制抗肿瘤免疫细胞的活性或分泌促炎因子,从而在淋巴结中存活和增殖。
4.临床表现与确诊方式
胰腺癌伴随淋巴结转移可能加重全身症状,如剧烈腹痛、消瘦、黄疸等。影像学检查(如增强CT、磁共振成像)和病理活检是明确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的重要手段。其中PET-CT可用于评估全身转移范围,帮助指导治疗策略。
胰腺周围淋巴结转移癌的发生标志着疾病处于较晚期阶段,对患者的整体预后影响显著,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