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肿瘤的分类
(1)良性肿瘤:如胃息肉、胃平滑肌瘤等,通常增长缓慢,局限于胃内,较少扩散转移。
(2)恶性肿瘤:以胃癌最为常见,容易侵袭周围组织,并通过淋巴液或血液发生远处转移。
2.形成原因
(1)慢性胃部炎症:长期存在的胃炎(如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的萎缩性胃炎)可能引发细胞异常增生。
(2)不良饮食习惯:长期高盐饮食、腌制食品摄入过多会增加胃黏膜损伤和病变风险。
(3)遗传因素:部分人群由于家族遗传,胃癌风险显著升高。
(4)环境因素:吸烟、酗酒、工作环境中暴露物质等也可能诱发胃部肿瘤。
(5)其他疾病:胃溃疡、肠上皮化生、胃切除术后残胃癌等情况可能成为诱因。
3.典型症状
(1)早期:无明显症状,或表现为轻微的消化不良、腹胀等。
(2)进展期:持续性上腹部疼痛、黑便、体重下降、食欲减退。
(3)晚期:可能合并吞咽困难、严重贫血、黄疸等全身症状。
4.诊断方法
(1)胃镜检查:发现肿块并取活检是确诊的“金标准”。
(2)影像学检查:如CT、超声内镜评估肿瘤大小及是否有转移。
(3)实验室检查:血液癌胚抗原等肿瘤标志物对辅助判断有一定价值。
5.治疗方式
(1)良性肿瘤:小型息肉可内镜切除;其他类型根据大小选择手术。
(2)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主要手段,结合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
发展到恶性阶段时,胃部肿瘤可能对生命健康产生重大威胁,应尽早发现并进行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