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卫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临床生殖医学科
1.慢性炎症刺激:由于长期的炎症反复刺激,阴道黏膜可能会发生组织增生,形成类似肉芽样的小突起。这通常见于盆腔炎或长期未治疗的妇科感染。
2.组织损伤后的修复反应:分娩、手术(如人工流产、宫颈锥切等)或机械性损伤后,局部组织在修复过程中可能产生肉芽组织,这是机体的正常修复机制,但如果愈合不良,可能会形成持续性的增生。
3.阴道内异物或慢性摩擦:例如使用不合适的卫生用品(如劣质护垫、滥用药物冲洗),或阴道内留置器械(如避孕环位置不当),均可能引发慢性刺激,从而导致肉芽形成。
4.特定感染性疾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可能引发局部乳头状增生,表现为小的肉芽组织,需要进一步明确是否存在高危型病毒感染,这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5.肿瘤性病变:虽然少见,但也需警惕肉芽组织是否为某些恶性肿瘤的早期表现,如阴道癌或其他罕见病变。这种情况多伴有异常出血、疼痛等症状。
6.生殖器结核或其他特殊病原感染:在极少数情况下,全身结核感染可能累及生殖系统,形成肉芽样病灶。此类情况需要通过活检和特殊染色进行诊断。
若发现阴道内壁的异常肉芽,应尽早就医,通过妇科检查、阴道镜、组织活检等手段进行确诊。避免自行处理,以免延误病情或加重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