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容容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妇科
1.生理性原因:月经期间,子宫内膜正常脱落后随经血排出。若月经量较大,且子宫收缩不足,部分经血可能在体内滞留时间较长,形成血块。这种情况常见于月经初期或流量高峰期,是正常现象,无需过度担忧。
2.凝血功能的变化:经血含有抗凝物质以保证其流动性。当月经量过多时,抗凝物质难以及时发挥作用,经血容易凝结成块。与此相关的情况通常表现为突然出现大量经血和血块,伴随短时间内明显增加的月经量。
3.子宫问题:如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瘤或腺肌症等疾病可能会引发子宫腔内环境改变,导致经血不易排出,而在体内凝结形成血块。这些病变可能还伴随痛经、月经周期紊乱或月经量增多。
4.孕早期流产:如果近期存在妊娠可能,此现象也可能提示先兆流产或未察觉的胚胎流失,尤其当血块中夹杂灰白组织或伴随剧烈腹痛时,应特别警惕。
5.病理性凝血障碍:某些全身性疾病,如血栓性疾病或血小板功能异常,也可能影响经血的正常排出,表现为反复出现较大的血块。
上述情况中,生理性的因素是最常见的原因。如果这种情况偶尔发生且无其他明显不适,不必过分紧张。但若频繁出现果冻状血块,月经量明显变多,或者经期伴随严重痛经、贫血症状,应尽快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如超声检查、激素水平检测等,以明确具体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