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麦花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皮肤科
1.血清学检测:
非特异性试验:快速血浆反应素(RPR)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VDRL)。这类检测通过识别抗心磷脂抗体,通常用于筛查早期和复发感染。RPR和VDRL的敏感度在早期梅毒中可达70-80%。
特异性试验:荧光螺旋体抗体吸附试验(FTA-ABS)和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这些方法专门识别梅毒螺旋体抗体。FTA-ABS在各个阶段的敏感度约为85-90%。
2.直接检测:
黑暗视野显微镜检查:用于识别从溃疡样损伤中获取的活跃梅毒螺旋体。这种方法在早期梅毒感染中极为有效,但需要具备高水平的实验室设备和操作技能。
直接荧光抗体染色(DFA-TP):通过荧光标记的抗体直接识别梅毒螺旋体。这种方法不仅对活动性溃疡有效,对淋巴结液等其他标本也是如此。
3.分子生物学检测: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通过扩增和检测梅毒DNA片段,高度特异且敏感。PCR技术在各种体液和组织标本中均能应用,对于诊断难以检测的晚期梅毒特别有用。
综合以上几种检测方法,各自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在临床实践中通常结合使用以确保准确诊断梅毒。在选择检测方法时,应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临床表现。